今天是:

政策指导

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指导 >> 学校 >> 正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7-11-13    点击:

广石化院〔2014〕28号

第一条 为有目标、有计划地加强专业建设,加速建成一批特色专业,提高我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

(二)根据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学校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和扶持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社会适应面广、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三)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第三条 特色专业建设的组织

(一)教务处负责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特色专业建设的立项评审、经费拨发和使用审批、年度检查与验收工作;负责省级特色专业的推荐和管理。

(二)二级学院(系)负责本院(系)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组织申报与推荐特色专业建设,并负责解决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级学院(系)应成立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其成员一般由院长(系主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系主任、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其职责是负责特色专业建设中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负责审批专业建设方案及专业建设子项目,审核年度经费支出预算。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一般由专业所在系的系主任担任。负责人是特色专业建设的责任人,其职责是负责特色专业建设的申报、建设方案的制定、建设任务的分解与落实、经费预算、经费支出审批和日常管理。

第四条 特色专业建设的申报审定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申报与审定程序为:专业负责人申报,所在二级学院(系)初审并推荐,教务处审核,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公示评审结果,院长办公会议审批。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审定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验收评分标准》(附件1)为依据,通过校指导委员评分、排序方式,确定校特色专业建设名单。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申报工作原则上每年一次,建设期一般为三年。

第五条 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与验收

(一)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一旦确定,教务处代表学校与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及所在二级学院(系)签定协议书,以确保专业建设如期进行,完成建设目标。

(二)学校将按学科专业类别拨发一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经费。经费分四批下拨:第一批为启动经费(25%),在项目立项后拨给;第二、三批为建设费(30%、25%),在年度检查后根据情况拨给;第四批经费(10%)在验收后,根据验收结果拨给;评审与管理费为10%。

(三)特色专业建设第一、二、三批经费的60%,以立项的形式,作为特色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群建设、教材建设、CAI研制、教学改革等子项目研究经费(项目须在教务处备案,视为校级同类课题);40%经费可作为教学基本条件(师资培养、实验、实习基地等)的建设费用。特色专业建设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及管理办法对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广石化院〔2011〕90号)执行。

(四)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在每年的1月10日前填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情况中期检查表》(附件2)并连同经费使用记录及下年度经费预算表交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人员实地检查建设进展情况,于3月10日前反馈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拨发、缓发或取消第二或第三批建设经费。

(五)特色专业建设的验收以负责人申请、二级学院(系)自评、专家组评审、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公示审核结果、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的程序进行。建设任务完成后,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填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表》(附件3),并根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验收评分标准”打出自评分。教务处在收到自评报告后组织5~7名专家(校外专家至少2名)进行评审。专家根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验收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评分在85分及以上,经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校长办公会议审批通过后,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

(六)被评为特色专业者,发给荣誉证书,并下拨第四批经费作为课题继续研究经费。特色专业建设评定结果将作为教师晋职、岗位评定及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特色专业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取消“特色专业”称号。

(七)已申请但未评为特色专业者,一年内可申请再次验收一次,评审费自理,仍达不到特色专业标准,视作未通过验收。未按时完成建设者,经申请原则上最多可延长一年,延长期内仍不申请验收,按未通过验收处理。未通过验收者,所在二级学院(系)不得申报下一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连续2年不得申报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材建设项目。

第六条 附则

(一)由于领导小组成员或专业建设成员工作性质发生变化而不能履行专业建设职责,由所在二级学院(系)、专业建设负责人提出变更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批。

(二)校级立项的特色专业在申报高一级立项后,按高一级对待,经费按最高额拨给,不重复叠加。

(三)本办法包含以下附件:

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验收评分标准

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情况中期检查表

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表

(四)本办法由学校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五)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原《茂名学院名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茂名学院〔2003〕91号)同时废止。

附件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特色专业验收评分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标准

Mi

评分等级(Ki

自评得分

专家评分

A

B

C

D

1.0

0.8

0.6

0.4

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10分

建设

目标

与思路

建设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定位准确,改革思路清晰,准确反映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及其趋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

3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特色。

3

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08级培养方案)。

2

方案

执行

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实施时变更计划不超过1项。

2

师资

队伍

20分

队伍

建设

有系统、科学的建设规划,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措施得力。

2

整体

结构

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

3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职称、年龄、学历)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良好。教授、副教授≥40%,专业教师中硕士学历以上≥50%,其中博士学历≥10%。

4

教学

情况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60%以上由教授、副教授讲授。

2

近5年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主讲一门课程(>32学时)。

3

教师

素质

队伍整体素质高,有良好的科研背景或专业技术背景;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教学水平高。

3

本专业教师(含项目负责人)主持教学及学术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及所获科研奖励等比较突出。近三年承担市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3项;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1项。

3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标准

Mi

评分等级(Ki

自评得分

专家评分

A

B

C

D

1.0

0.8

0.6

0.4

教学

条件

10分

教学

设施

教学基本设施(含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4

有专业教学网站,充分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网上资源、电子教材等),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经费

投入

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持续增长,经费使用合理。

3

课程与教材建

19分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

3

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

近三年建成校级以上精品(优质)课程≥1门。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

2

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专业必修课多媒体授课课时比例高,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且教学效果好,积极开发网络课程。

3

教材

建设

教材选用符合学校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高。

3

主编、参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有获校级(含)以上奖励的教材。

3

实践

教学

16分

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并注意实践教学体系的更新和完善。不断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含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创造条件促进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实施效果好。

4

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

4

实验室建设

实践教学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实验室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利用率高、效果好。

4

必修课实验开出率达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较高;实验室开放项目多,覆盖面广,时间长,效果好。

4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标准

Mi

评分等级(Ki

自评得分

专家评分

A

B

C

D

1.0

0.8

0.6

0.4

教学

管理

5分

规章

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执行严格,效果好。

2

质量

控制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科学、完善,运行良好;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近5年无教学事故;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

3

人才

培养

质量

和社

会声

15分

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3

学生外语等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通过率高于本院系其他专业。

2

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成效显著,近三年有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参与课题研究获得成果等成绩。

3

社会

声誉

招生情况好;在校生对本专业的教学满意度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较高;考研录取率较高;社会声誉较高。

5

在同类学校或同类专业中反响好,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省内有较大影响。

2

特色

项目

5分

有特色项目。专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专业特有的,优于国内、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⑴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⑵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⑶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⑷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⑸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特色。

5

总分

说明:1.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分别为1.0、0.8、0.6、0.4,Mi是各三级指标的分值。

2.评分要求:对照指标内涵要求,在评分栏中列出本专业各三级指标项的等级,并根据等级系数计算各项指标得分,填写在得分栏中。

3. 各项内容要有具体数字、或文字性佐证材料。

专业名称: 专业负责人: 所在院系: 自评总分:

附件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情况中期检查表

专业名称:

立项时间: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

填表时间: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制

一、立项以来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

1.课程建设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立项时间

立项级别

课程类别

2.教材建设

教材名称

主编人/参编人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

3.教学改革

(1)教改立项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立项时间

立项级别

项目来源

(2)教研论文

论文题目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4.师资队伍

(1)学历结构

年度

总人数

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

(2)年龄结构

年度

总人数

35以下

36-50

51-60

返聘

(3)职称结构

年度

总人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5.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

负责人

立项时间

立项级别

(2)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名称

接受人数(次)

联系人

6.人才培养质量

(1)学生获优秀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情况

年度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总数

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奖励数

(2)学生获校级及以上竞赛获奖情况

竞赛项目

获奖时间

获奖学生数

(3)学生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情况

论文/著作名称

作者

发表时间

刊物/出版社

(4)学生就业率

年度

学生总数

就业率

其中考取研究生学生数

考研率

二、专业建设已有成果概述(可另附页)

1.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如何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

2.师资与实践教学条件等配置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的符合度自评。

3.业界人士在哪些方面参与了本专业的建设?

三、下阶段建设计划及预期成果(不超过1000字)

1.专业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具体改进措施。

2.加强专业特色优势的计划及预期成果。

四、建设经费使用情况

附件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表

专 业 名 称

专 业 负 责 人

批准建设时间

所属院(系、部)

填 表 时 间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制

一、专业建设情况介绍

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所属学科门类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

所在院(系、部)

本专业设置时间

首次招生时间

首届毕业生时间

已有毕业生届数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本校相近专业

本专业建设立项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包括建设目标、建设措施及主要成效)

本专业后期建设规划

二、专业建设情况汇总表

内 容

建设项目(摘要)

实际建设进展(摘要)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计划执行情况

2.师资队伍建设(含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与教学质量)

3.教学条件(含实践教学条件、图书资料情况等)

4.课程建设与教材使用情况

5.学生基础理论及综合能力培养

6.教学管理(含管理制度、文档建设与管理、质量监控、管理手段等)

7.社会认可情况(含第一志愿生源比例和一次就业率等)

三、师资队伍情况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学位

所学专业

毕业院校

专业技术职务

现任职务

(含社会兼职)

从事专业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共 篇;出版专著(译著) 部

获奖成果共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项

目前承担课题共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项;省部级项目 项

获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

时间

成果名称

获奖项目、奖励等级及授奖单位

本人署名次序

目前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经费(万元)

本人承担工作

授课情况

师资队伍情况一览表

专职教师人数

其中:博士学位 人;硕士学位 人

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

: :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教授: 人; 副教授: 人

讲师: 人; 助 教: 人

近五年出国进修

人次

近五年出国考察

人次

近五年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人次

近五年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人次

高级职称教师主讲本科生课程比例

教授、副教授主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比例

教师近5 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

教师近5 年承担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数量

教师近5年编写出版专著、教材、译著数量

1.教授、副教授近5年“本科”教学情况

姓名

学年学期

授课课程

授课班级

总学时

2.教师近5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研究课题情况

课题名称

来源

起止时间

承担人及排名

经费(万元)

完成情况

3.教师教学改革成果情况(指获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

成果名称

获奖名称、等级

时间

获奖者及排名

注:1.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和编写出版的专著、教材、译著需另附目录清单。

2.教学研究课题和教学改革成果由多人承担的,不重复填写,只填排名在前的一项。

4.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学历、学位

所学专业

所任课程

四、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情况

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名称

校级重点学科名称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

校级重点实验室名称

教师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

教师近5年出版专著数

近5年教师主持校级以上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情况

时 间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来 源

完成情况

注: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需另附目录清单。

五、教学条件

教材选用符合学校规定的比例

课程教学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

近5年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情况

本学年度本专业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

应开实验项目个数

实际开出实验项目个数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个数

实验室开放个数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基地名称

归口管理单位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学生人数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

基地名称

有否协议

承担的教学任务

每次接受学生人数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近5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研究与开发等情况

姓 名

年 级

时 间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近5年本专业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

姓 名

年 级

时 间

所获奖项及等级

颁奖单位

近5年本专业学生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

专著或论文名称

作者

年级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时间

近三届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

近三届学生英语六级通过率

近三届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本专业近 5年招生数及新生报到率

年 度

招生数

报到率

本专业近三届毕业生情况

年 度

学士学位获得率

考研率

一次性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质量及社会评价:

七、审核意见

院(系)审核意见

(公章)

负责人: 日期: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 日期:

学校意见

(公章)

负责人: 日期: